打开APP

Cell Rep:新研究揭示光照对胰岛素的影响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荷尔蒙的分泌和作用之间的平衡对于身体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因此,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几种激素的分泌随时间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假设是胰岛素敏感性同手受到昼夜节律以及组织部位的影响“ “UNIGE医学院糖尿病中心教授Roberto Coppari解释说。文章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图片来源:Www.pixaba

2019-05-23

Cell Sys:华人学者发现影响肿瘤生长及抗癌免疫反应的基因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癌细胞的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但是许多病人对免疫治疗无响应,而科学家并不清楚背后的原因。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找到了癌细胞中导致形成癌症并影响肿瘤微环境的遗传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Systems》上,研究人员利用体内CRISPR筛查在基因组层次对导致不

2019-04-28

Stem Cell Reports:尼古丁会影响胚胎的健康发育

2019年3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2月28日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报道,尼古丁在个体细胞水平上对人类胚胎发育产生广泛的不利影响。人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胚状体的单细胞RNA测序显示,3周的尼古丁暴露会破坏细胞间的通讯,降低细胞存活率,并改变调节心肌等关键功能的基因的表达。 作者说,这种干细胞模型提供了尼古丁对发育中胎儿个体器官和细胞

2019-03-01

Cell:肠道真菌竟会影响肺部健康!

2019年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发表于《Cell》上的最新研究中,一个来自德国科隆和基尔的研究团队描述了免疫交叉反应性的机理。小肠中的免疫系统对白色念珠菌产生的免疫反应似乎会放大肺部的病理免疫反应,结果就是免疫抑制的病人身体状况恶化的风险更高。图片来源:Cell我们身体表面、皮肤、小肠或者肺部生长着无数的细菌、真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的组成一起决定了人体的健康或者疾病。但是我

2019-02-24

Cell Host Microbe:母乳喂养对乳汁中微生物组的影响

2019年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针对人类的大规模分析显示,与直接母乳喂养相比,使用抽乳的间接母乳喂养会导致口腔细菌的减少以及更多的潜在病原体的出现。 2月13日在Cell Host&Microb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牛奶微生物群受到来自婴儿口腔和来自环境来源(如吸乳器)的细菌的影响,尽管未来的研究将需要评估具体的变化,但这一研究表明哺乳方式可能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和婴儿

2019-02-18

Cell Metabolism:科学家们发现关键基因影响不同性别群体的肥胖症状

2019年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了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异性与心脏代谢表型遗传背景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了Lypla1基因的性别特异性肥胖基因座,该基因与人类肥胖有关。该研究的结果现已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男性和女性可能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其他心脏代谢特征不同。女性通常具有更有利的代谢特征。然而,但性别与基因的相

2019-02-19

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issue inflammation-to-cancer transition and im

2019-02-14

Cell子刊:亲喂母乳or瓶喂母乳 影响乳汁微生物组

 亲喂母乳,指母亲用乳房直接哺育孩子;瓶喂母乳,指母乳挤出来放在瓶子里喂养孩子。最新一项发表在《Cell Host&Microbe》杂志上的研究表示,这两种母乳喂养方式会影响乳汁的微生物组。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母乳是无菌的,后来发现母乳中含有低水平的细菌。目前尚不清楚乳汁微生物组是如何形成的,但有两种理论可以解释它的起源:一种理论认为它起源于母体乳腺;而另一种理论认为它是由婴儿口腔微生物群逆

2019-02-15

Cell:中科院高光侠课题组揭示新型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机制

2019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病毒的基因组大小通常相对较小。为了增加基因组的信息内容,许多病毒采用一种称为程序性核糖体移码(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的翻译记录机制。翻译中的核糖体在-1PRF信号处停下来。虽然大多数核糖体沿着初始的阅读框移动,但是一小部分核糖体在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后沿着一个新的阅读框移动,从而产生两个羧基末端存在差异的蛋白

2019-02-04

Cell:发现人体蛋白RBBP6是埃博拉病毒复制的负调控因子

2019年1月25日/生物谷BIOON/---全球科学家正试图查明潜在的药物靶点来阻止埃博拉病毒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在2018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近一次的病毒疫情爆发中造成382人死亡。自从4年前在西非爆发这种病毒疫情以来,已有数**死于这种疾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乔治亚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VP30的埃博拉病毒蛋白

2019-01-25